據中國之聲報道,北京幼升小小高峰將持續到2017年。那么家長將如何應對幼升小擇校呢?
據了解,2013年北京的小學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兩萬多人 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中國之聲從昨天開始推出了特別策劃《大中城市教育銜接難點調查--孩子與學校牽手難在哪?》,在很多聽眾尤 其是家長們之中產生了熱烈反響。孩子是教育的核心,是家庭的希望。但是在孩子成長的幾個重要階段,在幾個重要階段的銜接處,你,做的好嗎?
昨天我們播出了第一篇《幼兒園,想說愛你不容易》,講的是"入園難,入園貴"。為各位家長剖析了,在公立園和民辦園之間,該如何抉擇。今天,咱們繼續陪著家長和小朋友們升學,來聽第二篇《幼升小,家長孩子奔波忙》。
6歲,義務教育的開始。如果說幼兒園是在"玩"中度過,那么小學,則是一個孩子漫長學習歷程的真正起點。根據我國《義務教育法》規定,"地方各 級政府應保障適齡兒童、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"。但這句話,在全國大中城市的實踐中,卻是一道比奧數還復雜的思考題,以北京為例。
北京教委相關負責人羅潔:凡是年滿6歲,也就是2007年8月31號之前出生的,為什么說今年是入學高峰呢?就是咱們那個“金豬寶寶”,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適齡兒童,均需按照區縣教委劃定的學校服務片就近登記入學,在小學入學的時候,嚴禁面試考試等進行入學登記。
今年北京的小學入學人數在17.5萬人,比去年增加2萬多人。正如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羅潔所言,07年是金豬寶寶,08年是奧運寶寶,這幼升 小的高峰年要持續到2017年。娃娃多,學校少——幼升小銜接的第一個難題,擇校。明令禁止的“面試”,學校們更愿意稱之為是“了解情況”。簡單的,問你 家里有幾口人。難的,從語文到數學,從邏輯到才藝。
幼升小面試專家趙葉子說:“像語文的話,老師就會進行一些談話,認識多少個字,背多少首古詩,給你一幅圖你去描述一下這個故事;在數學上會測試一些基本的計算能力,像是數數,一些重點培養數學的一些小學他測的東西就比較難,孩子的思維能力,邏輯能力。”
夸張點的,還有提交簡歷、甚至面試家長的環節。總之,家長花大價錢跨片作業也在所不惜,寧愿孩子東奔西跑多長些本事,也決不能上來就趴倒在起跑線。
廣州家長:我們現在為止包括少年宮的畫畫還有語言藝術,國際象棋,現在還報了體校的兵乓球,游泳。
記者:那你的女兒是每天都要去上一種班嗎?
廣州家長:有些是一周一次,有些是有空就去的,反正時間都排滿了。
這是南京家長。
記者:怎么樣準備呢?
南京家長:上了幼升小銜接班,學了鋼琴,前兩年還學街舞。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吧!